[网络]菜单

下表介绍各个菜单项目的功能和设置。

[网络] – [网络状态]

执行网络设置辅助工具。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出厂默认值 说明
[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设置] 开始网络设置辅助工具。
[LAN类型选择] [无线LAN接入点2.4G] / [无线LAN接入点5G] / [无线LAN站点] / [有线LAN] / [] [] 设置LAN连接方式。
对于不支持5 GHz频带的型号,[无线LAN接入点2.4G]和[无线LAN接入点5G]将被替换为[无线LAN接入点]。
[显示接入验证设置] 以文本和二维码形式,显示接入认证的用户名和密码。
[编辑验证设置] [用户名] 设置用于接入验证的用户名。
[输入密码]

设置用于接入验证的密码。

注意

  • 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您设置一个他人难以猜测的足够长的字符串作为密码并妥善保存。
[生成密码] – [执行] / [取消] 自动生成接入验证的密码。
[执行]:执行功能。

[网络] – [无线LAN]

设置与无线LAN有关的设置。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出厂默认值 说明
[设置] [接入点(2.4GHz)] / [接入点(5GHz)] / [站点模式] / [] []

选择无线LAN连接的操作模式。

对于不支持5 GHz频带的型号,[接入点(2.4GHz)]和[接入点(5GHz)]将被替换为[接入点模式]。

注意

  • 本机不支持同时使用无线LAN和有线LAN。
[通道] 设置无线LAN通道。
(仅限接入点模式)
[摄像机SSID和密码] 显示本机的SSID和密码。
(仅限接入点模式)
[重新生成密码] 重新生成用于接入点模式的密码。
(仅限接入点模式)
[摄像机遥控控制] 显示是否为站点模式下通过无线LAN从连接到本机的移动设备启用远程控制。
(仅限站点模式)
[已连接网络] 显示连接的无线LAN网络接入点。
(仅限站点模式)
[扫描网络] 检测无线LAN网络接入点,并且显示列表。
(仅限站点模式)
[WPS] [执行] / [取消] 使用WPS (Wi-Fi Protected Setup)建立连接。
[执行]:执行功能。
(仅限站点模式)
[手动注册] 设置要连接的无线LAN网络接入点。
(仅限站点模式)
[SSID] 设置要连接的接入点的SSID。
[安全] 设置要连接的接入点的安全类型。
[密码]

设置要连接的接入点的密码。

提示

  • 将安全设为[WPA/WPA2]时:*******。将安全设为[]时:(空白)
[DHCP] 打开/关闭DHCP。
[IP地址] 设置当[DHCP]设为[]时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设置当[DHCP]设为[]时本机的子网掩码。
[网关] 设置当[DHCP]设为[]时本机的默认网关。
[DNS自动] 当[DHCP]设为[]时启用/禁止DNS自动获取。
[主要DNS服务器] 设置当[DNS自动]设为[]时本机的主要DNS服务器。
[次要DNS服务器] 设置当[DNS自动]设为[]时本机的次要DNS服务器。
[IP地址] 显示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显示本机的子网掩码。
[MAC地址] 显示本机无线LAN接口的MAC地址。

[网络] – [有线LAN]

设置与有线LAN有关的设置。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出厂默认值 说明
[设置] [] / [] []

打开/关闭有线LAN。

注意

  • 本机不支持同时使用无线LAN和有线LAN。
[摄像机遥控控制] [允许] / [禁止] [禁止] 设置是否通过有线LAN从连接到本机的设备启用远程控制。
[详细内容设置] 配置有线LAN的属性。
[DHCP] 打开/关闭DHCP。
[IP地址] 设置当[DHCP]设为[]时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设置当[DHCP]设为[]时本机的子网掩码。
[网关] 设置当[DHCP]设为[]时本机的默认网关。
[DNS自动] 当[DHCP]设为[]时启用/禁止DNS自动获取。
[主要DNS服务器] 设置当[DNS自动]设为[]时本机的主要DNS服务器。
[次要DNS服务器] 设置当[DNS自动]设为[]时本机的次要DNS服务器。
[IP地址] 显示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显示本机的子网掩码。
[MAC地址] 显示本机的MAC地址。

[网络] – [USB网络共享]

设置与USB Tethering有关的设置。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出厂默认值 说明
[设置] [] / [] [] 启用/禁止本机的USB Tethering功能。
[摄像机遥控控制] [允许] / [禁止] [禁止] 启用/禁止通过“Monitor&Control”、“Creators' App for enterprise”或其他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的USB Tethering进行远程控制。
[IP地址] 显示本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 显示本机的子网掩码。

[网络] – [Bluetooth]

设置与蓝牙有关的设置。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出厂默认值 说明
[设置] [] / [] [] 打开/关闭蓝牙功能。
[配对] [执行] / [取消] 将本机与蓝牙设备配对。
[执行]:执行功能。
[管理已配对设备] 显示/删除已配对的蓝牙设备。
[设备地址] 显示本机的蓝牙地址。

[网络] – [文件传输]

设置与文件传输有关的设置。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出厂默认值 说明
[自动上传] [] / [] []

打开/关闭原始片段的自动传输。

注意

  • 当[项目] – [同步录制] – [设置]设为[]时,卡插槽B中存储卡上录制的片段不会自动上传。
[自动上传(Proxy)] [] / [] / [短片段] []

[]:启用Proxy片段的自动传输。
[]:禁用Proxy片段的自动传输。
[短片段]:自动传输以短片段形式录制的Proxy片段,而无需等待录制结束。

注意

  • 当[项目] – [同步录制] – [设置]设为[]时,卡插槽B中存储卡上录制的片段不会自动上传。此外,[短片段]将变灰且无法选择。
[默认上传服务器] 选择文件传输目的地服务器。此处选择的服务器将成为原始片段和Proxy片段的自动传输目的地,以及从缩略图屏幕传输片段的传输目的地。
显示在[服务器设置1]至[服务器设置3]配置的[显示名称]设置。
[清空完成的任务] [执行] / [取消] 清除任务列表中已完成的传输任务。
[执行]:执行功能。
[清空全部任务] [执行] / [取消] 清除任务列表中的所有传输任务。
[执行]:执行功能。
[查看任务列表] 显示传输工作表。
[服务器设置1] [显示名称] 设置在传输目的地设置中显示的显示名称。
[服务] – [FTP] [FTP] 显示服务器的类型。
[主机名称] 设置传输目的地服务器的主机名称。
[端口](1至65535) 21 设置传输目的地服务器的端口号。
[用户名] 设置用于验证传输目的地服务器连接的用户名。
[密码] 设置传输目的地服务器连接的验证密码。
[被动模式] – [] / [关(主动模式)] [关(主动模式)] 打开/关闭被动模式。
[目的地目录] 设置传输目的地目录的名称。
[使用安全协议] – [] / [] [] 设置是使用安全FTP传输(FTPES)([])还是不使用([])。
[根认证] – [加载] / [清空] / [] [] 加载用于安全FTP传输的根证书并清除设置。
[根认证状态] – [已加载] / [无认证] [无认证] 显示用于安全FTP传输的根证书加载状态。
[重设] – [执行] / [取消] 将[服务器设置1]设置重设为默认值。
[执行]:执行功能。
[服务器设置2] 与[服务器设置1]一样
[服务器设置3] 与[服务器设置1]一样

[网络] – [流媒体]

设置与流媒体有关的设置。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出厂默认值 说明
[设置] [] / [] [] 打开/关闭流媒体。
[目的地选择] 选择流媒体连接目的地。
显示在[RTMP/RTMPS 1]至[RTMP/RTMPS 3]以及[SRT-Caller 1]至[SRT-Caller 3]中配置的[显示名称]设置。
[RTMP/RTMPS 1] 设置RTMP/RTMPS流媒体连接。
[显示名称] 设置在[目的地选择]中显示的显示名称。
[编解码器] [H.264/AVC] 显示流媒体视频的编解码器。
[分辨率] – [3840×2160P] / [1920×1080P] / [1280×720P] [1920×1080P] 设置流媒体视频的分辨率。
[比特率] [9Mbps] 设置流媒体视频的比特率。
[目的地URL] 设置要连接的服务器的URL。
[流式传输密钥] 设置用于流媒体的流媒体密钥。
[RTMPS流媒体服务器认证] – [加载] / [清空] / [] [] 加载/清空默认证书。
[RTMPS流媒体服务器认证状态] – [已加载] / [默认] [默认] 显示用于RTMPS连接的证书加载状态。
[重设] – [执行] / [取消] 将设置恢复为默认值。
[执行]:执行功能。
[RTMP/RTMPS 2] 与[RTMP/RTMPS 1]一样
[RTMP/RTMPS 3] 与[RTMP/RTMPS 1]一样
[RTMPS既定証明書群] [替换] – [执行] / [取消] 从插入卡插槽B的存储卡,加载默认证书。
[执行]:执行功能。
[重设] – [执行] / [取消] 初始化默认证书组的设置。
[执行]:执行功能。
[状态] [Preinstall] 显示默认证书组的状态。
[SRT-Caller 1] 设置SRT流媒体连接。
[显示名称] 设置在[目的地选择]中显示的显示名称。
[编解码器] [H.264/AVC] 显示流媒体视频的编解码器。
[分辨率] – [1920×1080P] / [1280×720P] [1920×1080P] 设置流媒体视频的分辨率。
[比特率] [9Mbps] 设置流媒体的比特率。
[目的地URL] 设置要连接的服务器的URL。
[端口](1至65535) 7001 设置流媒体传输目的地的端口。
[延迟](20ms至8000ms) [120 ms] 设置流媒体分发延迟。
[TTL](1至255) [64次] 设置流媒体的过期时间(TTL)值。
[加密] – [] / [AES-128] / [AES-256] [] 设置流媒体的加密方法。
[密码] 设置用于流媒体加密的密语。
[ARC] – [] / [] [] 允许/禁止进行流媒体时的ARC。
[重设] – [执行] / [取消]

将设置恢复为默认值。

[执行]:执行功能。

[SRT-Caller 2] 与[SRT-Caller 1]一样
[SRT-Caller 3] 与[SRT-Caller 1]一样

[网络] – [网络重设]

重设网络设置。

菜单项目 子项目设置 说明
[重设] [执行] / [取消] 重设网络设置。
[执行]:执行功能。
TP1001680247